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已经公布,考生们可以通过查看公布的题目和答案进行复习和巩固。行测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科目,主要考察的是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在行测中,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例如如何快速阅读和理解题目,如何计算数量和判断推理等。考生还需要了解山东地区的公务员考试政策和考试形式,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希望考生们能够认真复习,争取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文目录导读:
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包括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等题型,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1、选词填空
题目: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 一场大雨后,成都市民终于呼吸到了新鲜空气
C. 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使我市文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D. 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在美丽的校园里散步,能否感受到浓浓的春意
正确答案:B. 一场大雨后,成都市民终于呼吸到了新鲜空气。
解析:A项中“能否”与后面的动词短语“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不搭配,应该去掉“能否”;C项中“使”字使得句子缺少主语,应该去掉“使”;D项中“能否感受到浓浓的春意”与前面的描述“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在美丽的校园里散步”语义不符,应该去掉“能否”。
2、片段阅读
题目: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通过对狂人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狂人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人,他视他人为敌,但实际上他才是真正的受害者,他的日记中充满了对封建礼教的控诉,以及对自由、民主的追求。
问题:鲁迅的《狂人日记》揭示了封建礼教的什么本质?
答案:鲁迅的《狂人日记》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3、语句表达
题目:请根据给出的句子,写一段连贯的话。
句子:山东是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近年来,山东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请根据给出的句子,写一段连贯的话,注意:句子中提到的内容要相互关联,表达要清晰、连贯。
答案:山东作为中国的一个经济发达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还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成就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展现了山东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
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部分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数字、图表等信息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1、数字推理
题目:下列数列中,下一个数字是多少?
1,3,7,13,21,______。
请分析数列的规律,并给出下一个数字。
答案:下一个数字是31,因为数列的规律是每次递增8(3-1=2,7-3=4,13-7=6),所以21后的下一个数字应该是21+8=31。
2、图表分析
题目:根据给出的图表,分析山东省的GDP增长率与全国GDP增长率的关系。
[图表描述:山东省的GDP增长率与全国GDP增长率的对比图]
请分析图表中的信息,并给出山东省GDP增长率与全国GDP增长率的关系。
答案:根据给出的图表,山东省的GDP增长率与全国GDP增长率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在大多数年份中,山东省的GDP增长率高于全国GDP增长率,这表明山东省的经济增长相对较快,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年份中,如2015年左右,山东省的GDP增长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可能与当时的经济环境有关,山东省的GDP增长率与全国GDP增长率的关系是密切的,但山东省的经济增长相对较快。
判断推理与常识应用
判断推理与常识应用部分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逻辑思维和常识应用能力。
1、判断推理
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3厘米,如果长增加2厘米,宽减少1厘米,那么面积会如何变化?
请计算变化前后的面积,并给出面积的变化情况。
答案:变化前的面积是8厘米×3厘米=24平方厘米,变化后的长是8厘米+2厘米=10厘米,宽是3厘米-1厘米=2厘米,变化后的面积是10厘米×2厘米=20平方厘米,面积会减少4平方厘米。
2、常识应用
题目: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和发明家,他发明了算盘和珠算,并提出了“勾股定理”,他是谁?
请根据给出的信息,确定这位数学家和发明家的身份。
答案:这位数学家和发明家是祖冲之,祖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发明家,他发明了算盘和珠算,并提出了“勾股定理”,他的这些成就对中国古代数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